现代化实验室装修一站式EPC工程

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于一体

24小时联系热线

13001111933

  • 官方微信
网站首页 > 企业新闻 > 关于新冠病毒,这是目前最全的预防指南!
关于新冠病毒,这是目前最全的预防指南!
关于新冠病毒,这是目前最全的预防指南!赶紧收藏! 
关于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消息铺天盖地,退休群觉得消息比较碎,还有很多谣言。今天给大家整理了
 国家卫健委在1月29日发布的6个公众预防指南,权威科学还非常全面,考虑到了民众的方方面面,一起来看一下!
内容比较长,请大家先收藏,再阅读!
公众预防指南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通用预防指南》
适用于:疾病流行期间公众个人预防指导。
01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建议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
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02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
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03
健康监测与就医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
测量体温。
(二)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
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
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
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04
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一)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五)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公众预防指南二:
《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适用于:两周内有武汉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的人员。
(一)尽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区进行登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二)从离开疾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天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每天两次。条件允许时,尽量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
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三)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
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就诊。 就医途中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1.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 如果可以,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公众预防指南三
《家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适用于:家庭场所。
01
日常预防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
场、码头、展览馆等。
(三)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禽肉蛋要充分
煮熟后食用。
(四)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经常通风。
(五)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
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六)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七)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
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八)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
测量体温。
(九)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02
家庭成员出现可疑症状时的建议
(一)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
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二)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三)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四)患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五)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六)对有症状的家庭成员经常接触的地方和物品进行消毒。
公众预防指南之四:
《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适用于:商场等公共场所。
一、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
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不要带病上班。
二、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三、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四、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五、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六、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七、疾病流行地区,公众应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
公众预防指南之五:
《公共交通工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适用于:飞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和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一、发生疾病流行地区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二、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备置体温计、口罩等物品。
三、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与消毒频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四、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风状态。
五、保持车站、车厢内的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六、做好人员工作与轮休安排,确保司乘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公众预防指南之六:
《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居家医学观察指南》适用于:病例密切接触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起采取医学观察14天。在家中观察期间需与医学观察人
员保持联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家庭预防的洗手、通风、防护和消毒措施。

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将密切接触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
(二)限制密切接触者活动,最小化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保持窗户开启)。
(三)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密切接触者至少保持1米距离。哺乳期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婴
儿。
(四)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居住空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变
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并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五)与密切接触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密接接触者居住空间后,需清洁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清洁双手。如果双手不
是很脏,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洁。如双手比较脏,则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如意外吞食用或引发火灾)。
(六)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
(七)偶然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丢弃,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涤剂和清水清洗手帕)。
(八)家属应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餐具使用后应
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
(九)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频繁清洁、消毒家庭成员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至少
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十)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触者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
全干燥上述物品。将密切接触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
(十一)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触碰被密切接触者的人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
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十二)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
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就医。 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1. 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 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 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
消毒。

由于最近上班族们正处于返程高峰期,除了以上公布的公众预防指南以外,长寿健康之家还整理总结了返程期间关于
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的注意事项, 中老年朋友们看到了记得发给家里的孩子们,以防他们错看漏看,做到一家人健康!
一、办公场所哪些是高危地带(戴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
空气不流通,人员密度较大,人员来往较频密的地方,都是高危地区。
按危险程度:
1.电梯间
2.饭堂/餐厅
3.办公室
最高危:电梯间
电梯间是空气极其不流通的地方,不要迷信那些“此处已消毒”的纸条。只有一定浓度的酒精可以溶解冠状病毒外膜,然而酒精是极其容易挥
发的,除非每小时都安排专人对电梯间进行酒精消毒,否则,贴个已消毒的纸条纯粹自欺欺人。而且电梯间的危险是无形的,刚刚有人咳嗽
或打了喷嚏后离开,你以为走进了空无一人的电梯间。钟南山:普通的外科口罩,它并不能够制止冠状病毒的进入,因为它的颗粒很小。但
戴口罩是有用的,因为口罩是防止飞沫的传染,而这个冠状病毒主要是附着在飞沫上,它不会自己飞来飞去的。这些措施是合适的。你的工
作生活场合,充满了飞沫,包括你按电梯按钮的手指也沾满了飞沫。
建议:
1搭乘电梯一定要戴口罩。
2有条件的单位一定要频繁为电梯间消毒。特别是按钮区。
次高危:饭堂/餐厅
挤满人排队打饭或就餐的区域,是人流量最大,密度也最高的区域。
建议:
1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
2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说话。
3避免扎堆就餐。
高危三:办公室
人多的地方,传染的风险高。建议:
1佩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
2随时保持良好通风
3对门把手,键盘鼠标,文具,桌面进行必要酒精消毒
二、勤洗手 勤洗手 勤洗手(重要三遍)
1到单位,第一时间洗手
2吃东西前,先洗手
3到过电梯间,饭堂高危区的,回来洗手
4外出回来,马上洗手
5要接触自己面部,特别是鼻孔与眼睛前,先洗手
三、科学的酒精消毒
像香水那样洒在自己身上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对我们手部会接触到的部位与物件进行消毒。如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鼠标键盘,自行车
把手,工作证,文具,椅子等,各位看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甄别与重点消毒。酒精要喷洒覆盖物件,自然晾干即可,不用擦拭。重点提醒上述
三点,请大家结合其他权威科普宣传,做好防护。钟南山:我还是那句话,公共卫生事件,包括过去的鼠疫、流感,埃博拉也是这样,都是不
注意互相传染的问题。现在各地启动一级响应,目的就是减少互相感染的机会。所以大家在工作场合、出外都戴口罩,尽量减少传染的机会,
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这份指南十分难整理,请大家重视及收藏,最好发送给身边的亲人朋友晚辈长辈,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心!
 

文章内容出自搜狐